3600看书
繁体版

第34章 第三四章(2/3)

木的徐途畏罪自尽,一家二十七口,一个活口都没留。

        飘香庄也乱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庄上的嬷嬷草木皆兵——在洗襟台出事前,何忠良、徐途一干人等可是庄上的常客——她们唯恐大祸殃及己身,一个接着一个把庄中妓子卖了出去,连夜出逃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在何忠良这些人寻欢作乐的地方不止飘香庄一处,洗襟台之祸千头万绪,官府查不到这些下九流的妓子身上,于是扶冬就在这一片兵荒马乱中离开飘香庄,到了大户人家的宅院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最终没能如徐述白期望的那般留存自身洁净,而是回归了辗转承欢,风尘打滚的宿命。她在那些宅院里被百般娇宠,又被渐渐厌弃,最后如同物件儿一般,待价而沽,转手下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偶尔在月光都照不透的地方,她还会想起当初徐述白对她说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青涩又年轻的书生,最开始说话的时候,总是涨红了脸: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这样的,有的买卖可以做,有的买卖不能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什么买卖不能做呢?经过这几年,扶冬多多少少想明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几瞬的璀璨浮华如果是靠出卖自己获得的,最后不过水中月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人之所以是一个人,正因为她不是一个可以待价而沽的物件。

        想明白这一点后,扶冬就存了一个念头,她要为自己赎身,然后去洗襟台下,为徐述白收尸。

        她不知道他最后为何又去了洗襟台,在楼台坍塌的半年后,她在丧生的士子名录中找到了他的名。

        -

        扶冬去柏杨山为徐述白收尸时,已经是嘉宁二年的春天了,说是收尸,实则在一场防止瘟疫的大火过后,留下的只有逝者的遗物。

        扶冬看到徐述白的遗物,一下子就愣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个牌符,上头刻着他的名,他的籍贯,他的秀才功名。

        与当初徐述白送给她的那个一模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扶冬很快反应过来,官府的交给她的牌符是假的,真正的牌符在她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回想起彼时徐述白离开陵川前的种种,扶冬刹那间觉得背脊发寒——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洗襟台,不登也罢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上京为的就是洗襟台!是要敲登闻鼓告御状的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这个案子牵涉重大,刻不容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得太多,一个不慎只怕招来杀身之祸,你只当是什么都没听说,待事态平息前,不要与人提起你认识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徐述白是个说一不二的人,他既说了不愿登台,必然不会反悔。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徐述白消失在了上京的路上,而他死在洗襟台下的消息,是有心人刻意伪造出来的假象。

        -

        扶冬道:“我得了真假牌符,知道事情不简单,谁也没透露,一个人回了住处。回过头来想,或许这事从头就透露着古怪。徐途这个人旁人不知道,我却清楚得很,他素来贪名逐利,贪生怕死,当时洗襟台塌,他不逃也就罢了,怎么会畏罪自尽呢?就算自尽,为何要拖上一家二十七口全部陪葬呢?而最重要的一点,却是我一直忽略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”青唯问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做官。”江辞舟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是,做官。”扶冬颔首:“江公子是贵胄子弟,熟悉朝廷中的那一套,想必一眼就能看出这其中蹊跷。而我彼时不过飘香庄的一名妓子,听那些恩客说先生不久后要去京里做官,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后来仔细求教打听,在京中做官,如果不是世家出生,能得荫补,必然要举子以上出身,先生彼时不过一名秀才,便是登了洗襟台,有何忠良、魏升这样的人物保举,不过是仕途会顺当许多,如何这么快就有京官做?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说,朝中有更厉害的人物,能越过种种规矩仪制,将一名秀才提拔上来,任由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